成都品格飞扬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7-05 13:48
人浏览
茂县黑虎乡特色魅力乡镇规划
第一章 基本概况
一、乡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
茂县黑虎乡位于岷江上游支流河谷地带,乡政府距离县城27.5km,距离九环线公路7.5km。东临凤仪镇,南接南新镇、石鼓乡,西临三龙乡、北连回龙乡、飞虹乡。黑虎乡东至飞虹乡,西临三龙乡,南毗南新镇,北望回龙乡。乡共有4个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共554户,2440人。(其中小河坝村136户、597人,霭紫关村216户、930人,耕读百吉村144户、668人,巴地五坡村58户245人。)大多数老百姓居住于海拔2000—3000米的高半山。全乡农业种植面积3450亩。幅员面积103.5平方公里,是羌族聚居较偏远的农业乡。
(二)行政辖区及人口
黑虎乡辖4个行政村, 4个居委会,11个村民小组,乡域幅员面积133.2km2。2009年全乡总人口为2433人,其中:农业人口2433人,劳动力1164人。全乡有耕地2802亩,农业人口年耕地1.15亩,劳平耕地2.41亩。
(三)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黑虎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型乡镇,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处茂纹地震断裂带,是全国地震活跃地区之一。乡内地势西高东低,西边高山上的冰雪融化后汇成河流向东而下。黑虎的自然植被较好,与茂县整体的植被状况相区别,由茂县进入黑虎乡让人产生“仿佛来到世外桃源”的感触。由于是农业型乡镇,蔬菜、果林等与山体河流自然景观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茂县太平乡特色魅力乡镇建设规划
第一章 项目概况及定位
一、项目概况
1、太平乡的基本情况
茂县太平乡的位于茂县北部山区,南距县城76公里,与松潘、北川二县接壤,幅员面积168.15平方公里。全乡平均海拔2500米,正常年景降雨量为800毫米,无霜期183天,夏季凉爽,冬季寒冷,是典型的高山干旱河谷气候。全乡7个行政乡,13个自然组,681户,2777人,是个多民族聚居乡,其中羌族占71%,回族占25%,汉藏占4%。
物产丰富,旅游、矿产资源独特。全乡现有耕地1461亩,退耕还林2223.8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青稞、葫豆、洋芋等粮食作物,盛产苹果、花椒、沙棘等。境内山峦起伏,动物驰骋纵横,植物资源丰富奇特,拥有熊猫、金鸡、贝母鸡、红豆杉、虫草、贝母、天麻等珍稀动植物,有着天然的原始森林气息,是科研考察的基因宝库。著名旅游景点叠溪海子座落在境内,冷水鱼游弋其中,烟波浩渺,海岸山碧,浅海滩途广阔,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海子岸边有一座大地震博物馆,见证着地质、地貌的变迁。这里有着浓郁的羌俗风情,雕楼、羌绣、服饰、饮食极具特色。境内有山有水,蕴藏着丰富的硅、铜、铁、沙石等矿物资源。目前,正在掀起一股旅游、避暑、采矿、投资开发的热潮。
交通、通讯便利。太平乡是通往“人间天堂”九寨沟的“咽喉”,交通之利得天独厚。九环公路傍岷江河横穿全境,九黄国际机场一小时即达。各乡组均已修通公路或机耕道,全乡形成了以国道、乡道相结合的交通网络。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安装了闭路电视及程控电话,并开通了移动通信,信息传输方便快捷。
农乡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根据本地交通、气候、资源条件,按照“一点两带三业”的发展思路,狠抓农乡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在全乡初步形成了旅游服务、秋淡季蔬菜生产、种草养畜三个主导产业。2009年全年实现收入771.24万元,人均纯收入2950元。
太平村基本情况
太平村跨九环公路,位于太平乡政府驻地,辖3个乡民小组,其中一个组位于海拨2700米的高半山,现有农业人口 225户,826人,主要是羌回两个民族,人口各占近一半。幅员面积45.65平方公里平均海拨2500米,南距成都274公里,北距九寨沟149公里,距茂县县城79公里,是一个羌族聚居乡,羌族人口占99%。现有耕地941亩,2009年全乡人均纯收入2606元,该乡以蔬菜种植、劳务输出、畜禽养殖业和外出劳务为主。
茂县回龙乡小牛儿村建设幸福美丽村寨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茂县太平乡木耳村幸福美丽村寨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名称与实施单位
1.1.1项目名称
太平乡木耳村幸福美丽村寨建设示范工程
1.1.2 实施责任单位
太平乡人民政府、木耳村村委会
1.2示范工程提出背景
1.2.1 示范工程背景
为了把加快推进农村灾后恢复重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抓住发展机遇,在基本完成农村住房重建,全面实施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重建和产业恢复重建进程中,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进一步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人居环境和城乡面貌,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提高农牧民群众收入水平和幸福指数。州委、州政府于2010年1月提出了在全州范围集中建设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100个幸福美丽村寨。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经过认真调查分析,深入论证,确定了太平乡木耳村为全县10个“幸福美丽村寨”示范工程之一。为了保证示范工程实施进度和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真正让农村群众受益,感受到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变化,工程实施必须做到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因村施策、合理组织、有序推进。因此,在县扶贫两资以工代赈办公室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编制了本实施方案。
茂县白溪乡王家山村建设幸福美丽村寨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名称与实施单位
1.1.1项目名称
白溪乡王家山村委会建设幸福美丽村寨示范工程。
1.1.2 实施责任单位
白溪乡人民政府、王家山村村委会。
1.2示范工程提出背景
1.2.1 示范工程背景
为了把加快推进农村灾后恢复重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抓住发展机遇,在基本完成农村住房重建,全面实施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重建和产业恢复重建进程中,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进一步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人居环境和城乡面貌,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提高农牧民群众收入水平和幸福指数。州委、州政府于2010年1月提出了在全州范围集中建设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100个幸福美丽村寨。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经过认真调查分析,深入论证,确定了白溪乡王家山村为茂县10个“幸福美丽村寨”示范工程之一。为了保证示范工程实施进度和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真正让农村群众受益,感受到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变化,工程实施必须做到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因村施策、合理组织、有序推进。因此,在县扶贫两资以工代赈办公室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编制了本实施方案。
茂县松坪沟乡白腊寨精品旅游村寨规划
第一部分 规划说明
一、茂县“羌乡十寨”的由来以及总体规划要点
1、作为茂县灾后重建的重点规划建设区域,依附于九环线以及九顶山、松坪沟景区的茂县十大村落——牟托村、安乡村(南新镇);水西村、坪头村、甘清村(凤仪镇);小河坝村(黑虎乡);白蜡村(松坪沟乡);沙湾村、杨柳村、牛尾村(太平乡)如一颗颗珍珠闪现在黄金旅游线上;
2、借羌文化展示茂县魅力,把羌文化作为旅游和文化产业开发的核心和灵魂,是茂县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思路。
3、将所有的村改为“寨”,创造旅游品牌:羌乡十寨
4、着力打造羌乡十寨,犹如成都的“五朵金花”,又犹如“神奇的九寨”,借势造势,借势运市
5、“羌乡十寨羌族文化长廊体验游”是茂县旅游推出的全新主题,应鲜明地树立“羌乡十寨羌族文化长廊体验游”品牌。
6、 形象定位:羌族文化长廊 美丽羌乡十寨
7、成立:茂县羌乡十寨旅游管理委员会
二、规划目标和主要成效
1、2011年,牟托、坪头申报国家AAAA级风景区;杨柳、牛尾申报国家AAA级旅游区
2、2012年,安乡、水西、白腊、牛尾、小河坝寨、沙湾申报国家AAA级旅游区
3、2013年,羌乡十寨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区
4、2012年,羌乡十寨申报成为以四川田园风光为特色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5、2012年,羌乡十寨建成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地
三、白腊寨旅游规划方案提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
白腊寨——山水观光旅游,户外拓展基地
近期项目:
1、山寨大门
2、建筑风貌改造
3、游客接待中心
4、生态停车场
5、祭祀文化广场
6、乱石公园
7、旅游基础配套
8、人员培训
中期项目
9、土特产加工点
10、生态养殖场
11、生态种植园
12、白腊海戏水园
13、驴友营地
远期项目:
14、乡村酒店
15、山水拓展培训基地
16、特色民居集居点
四、白腊寨定位:
定位:山水观光旅游,户外拓展基地
宣传口号:神秘松坪沟 美丽白石海
茂县南新镇特色魅力乡镇建设规划
第一章 项目概况及定位
茂县东兴乡特色魅力乡镇建设规划
第一章 项目概况及定位
一、项目概况1、基本概况
茂县东兴乡,全乡幅员 96.2 平方公里,1071户4735人;规划区内亚坪村现有63户296人;2007年人均收入2230.00元,2008年1907.00元,预计2009年2620.00元,临涪江河沿岸,距县城30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左右,在该乡辖区内有派出所、学校、医院机关单位,耕地面积1105.3亩。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作物。
产业情况:第一产业 粮食 蔬菜;
第二产业 加工业;
第三产业 餐饮业 交通运输业 服务业 ;
2、现状特色分析
现场资源分析:
优势:
1、地处茂北公路侧,交通便利;
2、临涪江;
3、在建工业园区;
4、建筑特色:临茂北路以白墙灰瓦为主并已经做了风貌改造;临山和临水的建筑大多是木结构且具有明显的羌族特色的传统建筑。
劣势:
1、镇内空间布局散乱,缺乏整体规划;
2、镇内道路狭窄。
3、镇内街道环境及风貌较差
4、沿河环境欠缺治理及规划
二、设计理念与定位
核心理念
因地制宜的理念——尊重自然、历史、人文
旅游观光的理念——休闲旅游精品的塑造
休闲景观的理念——挖掘历史,传承文化
设计定位
力争将东兴乡打造成为集旅游、度假、休闲、商贸为一体的民族特色大乡镇。
三、规划要点
1、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街道的整治与维护
3、风貌改造
4、产业结构布局
5、景观环境的打造
四、产业结构调整
1、对外农贸市场的建设
2、游客接待中心的打造,带动城镇经济的发展
3、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
4、农业养殖业及种植业的成片规划
5、农家乐的开发
五、规划重点
用地布局及功能结构
“一心、一园、两轴、四片、五节点”
一心:游客接待中心
一园:工业园区
两轴:在建茂北路及老街道
四片:商业用地片区、综合居住片区、滨河休闲片区、新增建筑规划片区
五节点:商业广场节点、两个镇口节点、水文化节点、文化广场节点
茂县凤仪镇甘清村精品旅游村寨规划
第一部分 规划说明
一、茂县“羌乡十寨”的由来以及总体规划要点
1、作为茂县灾后重建的重点规划建设区域,依附于九环线以及九顶山、松坪沟景区的茂县十大村落——牟托村、安乡村(南新镇);水西村、坪头村、甘清村(凤仪镇);小河坝村(黑虎乡);白蜡村(松坪沟乡);沙湾村、杨柳村、牛尾村(太平乡)如一颗颗珍珠闪现在黄金旅游线上;
2、借羌文化展示茂县魅力,把羌文化作为旅游和文化产业开发的核心和灵魂,是茂县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思路。
3、将所有的村改为“寨”,创造旅游品牌:羌乡十寨
4、着力打造羌乡十寨,犹如成都的“五朵金花”,又犹如“神奇的九寨”,借势造势,借势运市
5、“羌乡十寨羌族文化长廊体验游”是茂县旅游推出的全新主题,应鲜明地树立“羌乡十寨羌族文化长廊体验游”品牌。
6、 形象定位:羌族文化长廊 美丽羌乡十寨
7、成立:茂县羌乡十寨旅游管理委员会
二、规划目标和主要成效
1、2011年,牟托、坪头申报国家AAAA级风景区;杨柳、牛尾申报国家AAA级旅游区
2、2012年,安乡、水西、白腊、牛尾、小河坝寨、沙湾申报国家AAA级旅游区
3、2013年,羌乡十寨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区
4、2012年,羌乡十寨申报成为以四川田园风光为特色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5、2012年,羌乡十寨建成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地
二、甘清寨旅游规划方案提要: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唐·李白
甘清寨——羌族美食康乐文化大观园
近期项目
1、建筑风貌改造
2、游客接待中心项目
3、羌族特色菜馆
4、民族文化广场
5、羌文化养生长廊
6、旅游基础配套项目
7、旅游服务人员培训
中期项目
1、灯光工程效果图
2、高原羌族spa中心
远期项目
1、露天水疗中心
2、乡村酒店
三、甘清寨定位:
羌族美食康乐文化大观园
四、规划说明
(1)、项目由来
甘清寨,紧邻茂县县城,是九环线上的重要节点。512地震之后,茂县旅游业遭遇巨大损失,为提升阿坝州精品旅游村寨的服务质量和景观质量,促进精品旅游产品建设,用社会主义新农村理念发展精品旅游,以精品旅游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当地老百姓真正得到发展旅游带来的实惠,成都品格飞扬景观工程公司与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联手,结合甘清寨的实际情况与风格特点,配合其他九个精品旅游村,打造“茂县十个精品旅游村寨”,通过旅游重建的规划建设,打造九环线上的羌文化旅游明珠,形成以十个村寨为线路的羌文化领略特色游。
(2)、指导思想
通过建设休闲生态经济模式,产业支撑,副业增收,结合当地农业以及景区生产,开展新型休闲产业,通过各种旅游配套的开发增加当地农户住户收益,同时通过外接招商引资,带动当地农户发展,使之通过旅游全面提升当地村民的生活品质,提高当地农户经营理念,打造高端旅游经营模式。
茂县凤仪镇水西寨精品旅游村寨规划方案
第一部分、规划说明
一、茂县“羌乡十寨”的由来以及总体规划要点
作为茂县灾后重建的重点规划建设区域,依附于九环线以及九顶山、松坪沟景区的茂县十大村落——牟托村、安乡村(南新镇);水西村、坪头村、甘清村(凤仪镇);小河坝村(黑虎乡);白蜡村(松坪沟乡);沙湾村、杨柳村、牛尾村(太平乡)如一颗颗珍珠闪现在黄金旅游线上;
1、借羌文化展示茂县魅力,把羌文化作为旅游和文化产业开发的核心和灵魂,是茂县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思路。
2、将所有的村改为“寨”,创造旅游品牌:羌乡十寨
3、着力打造羌乡十寨,犹如成都的“五朵金花”,又犹如“神奇的九寨”,借势造势,借势运市
4、“羌乡十寨羌族文化长廊体验游”是茂县旅游推出的全新主题,应鲜明地树立“羌乡十寨羌族文化长廊体验游”品牌。
5、 形象定位:羌族文化长廊 美丽羌乡十寨
6、成立:茂县羌乡十寨旅游管理委员会
规划目标和主要成效
1、2011年,牟托、坪头申报国家AAAA级风景区;杨柳、牛尾申报国家AAA级旅游区
2、2012年,安乡、水西、白腊、牛尾、小河坝寨、沙湾申报国家AAA级旅游区
3、2013年,羌乡十寨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区
4、2012年,羌乡十寨申报成为以四川田园风光为特色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5、2012年,羌乡十寨建成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地
二、水西寨旅游规划方案提要:
“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南朝·宋·范晔
羌乡特色产业庄园文化——水西寨
规划年限:2010—2020年
三、水西寨定位:
羌乡特色产业庄园文化体验游
四、规划说明
(1)、项目由来
水西寨,紧邻茂县县城、新羌城,是九环线上的重要节点,物产丰富,土地辽阔,可作为茂县县城后勤物资保障基地。512地震之后,茂县旅游业遭遇巨大损失,为提升阿坝州精品旅游村寨的服务质量和景观质量,促进精品旅游产品建设,用社会主义新农村理念发展精品旅游,以精品旅游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当地老百姓真正得到发展旅游带来的实惠,成都品格飞扬景观工程公司与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联手,结合水西寨的实际情况与风格特点,配合其他九个精品旅游村,打造“茂县十个精品旅游村寨”,通过旅游重建的规划建设,打造九环线上的羌文化旅游明珠,形成以十个村寨为线路的羌文化领略特色游。
茂县太平乡杨柳寨精品旅游村寨规划方案
第一部分 规划说明
一、茂县“羌乡十寨”的由来以及总体规划要点
1、作为茂县灾后重建的重点规划建设区域,依附于九环线以及九顶山、松坪沟景区的茂县十大村落——牟托村、安乡村(南新镇);水西村、坪头村、甘清村(凤仪镇);小河坝村(黑虎乡);白蜡村(松坪沟乡);沙湾村、杨柳村、牛尾村(太平乡)如一颗颗珍珠闪现在黄金旅游线上;
2、借羌文化展示茂县魅力,把羌文化作为旅游和文化产业开发的核心和灵魂,是茂县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思路。
3、将所有的村改为“寨”,创造旅游品牌:羌乡十寨
4、着力打造羌乡十寨,犹如成都的“五朵金花”,又犹如“神奇的九寨”,借势造势,借势运市
5、“羌乡十寨羌族文化长廊体验游”是茂县旅游推出的全新主题,应鲜明地树立“羌乡十寨羌族文化长廊体验游”品牌。
6、 形象定位:羌族文化长廊 美丽羌乡十寨
7、成立:茂县羌乡十寨旅游管理委员会
规划目标和主要成效
1、2011年,牟托、坪头申报国家AAAA级风景区;杨柳、牛尾申报国家AAA级旅游区
2、2012年,安乡、水西、白腊、牛尾、小河坝寨、沙湾申报国家AAA级旅游区
3、2013年,羌乡十寨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区
4、2012年,羌乡十寨申报成为以四川田园风光为特色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5、2012年,羌乡十寨建成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地
二、杨柳寨旅游规划方案提要
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 雨果
杨柳——羌族原生态民俗体验区
近期项目
1、羌族感恩纪念长廊
2、游客接待中心
3、山寨大门
4、旅游配套设施
5、泉眼保护工程
6、示范农家乐打造
7、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8、水上景观
中期项目
1、羌族原生态文化展示休闲度假中心
2、会议度假基地
3、羌族特色美食一条街
远期项目
1、羌族建筑史馆
2、羌族建筑文化研究院
三、杨柳寨定位:
羌族原生态民俗体验区
四、规划说明
(1)、项目由来
杨柳寨,由高山之上迁址而建,为茂县10个精品旅游村之一。5.12地震之后,茂县旅游业遭遇巨大损失,为提升阿坝州精品旅游村寨的服务质量和景观质量,促进精品旅游产品建设,用社会主义新农村理念发展精品旅游,以精品旅游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当地老百姓真正得到发展旅游带来的实惠,成都品格飞扬景观工程公司与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联手,结合杨柳寨的实际情况与风格特点,配合其他九个精品旅游村,打造“茂县十个精品旅游村寨”,通过旅游重建的规划建设,打造九环线上的羌文化旅游明珠,形成以十个村寨为线路的羌文化领略特色游。
(2)、指导思想
通过建设休闲生态经济模式,产业支撑,副业增收,结合当地农业以及景区生产,开展新型休闲产业,通过各种旅游配套的开发增加当地农户住户收益,同时通过外接招商引资,带动当地农户发展,使之通过旅游全面提升当地村民的生活品质,提高当地农户经营理念,打造高端旅游经营模式。
(3)、规划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方针。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突出本土特色与精品价值。以富民为目的,提高当地村民收入。以提升旅游品牌形象为原则,强化建设质量,切合游客消费心理,打造羌乡十寨旅游环线,完成更大收益。